Search

近日李嘉誠和馬化騰托價億億聲,兩人分別使出不同招數:「增持」和「回購」,似乎對股價也同樣見效,但當中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近日李嘉誠和馬化騰托價億億聲,兩人分別使出不同招數:「增持」和「回購」,似乎對股價也同樣見效,但當中也反映出着香港富豪與內地富豪,對公司的重視、財技的熟練不盡相同,值得反思。

李嘉誠在退休前自稱,過去20年來,他手上的股票基本上只買不賣,與股東坐同一條船,而單計今年9月,他已動用12億元連續10個交易日「增持」長實(1113),令持有股權上升至約32.65%;相反馬化騰處理騰訊(700)股票,則講金不講心,過去幾年頻頻減持,現時只剩下8.62%,另一方面卻調動公司的資金去「回購」,近日至少斥資約3.8億元連續11日做回購。

「增持」和「回購」之別,籠統地說,前者是用自己錢,後者是用公司錢。一般而言,市場會比較受落「增持」,因為大孖沙的增持動作,一向被散戶視為重要訊號,因為那是老板自掏腰包,與一般投資者買股票無異,渴望後市向好。...
See More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《蘋果日報》、《立場新聞》、《經濟一周》、《思考香港》、《橙新聞》財經專欄作家。 活躍於紙醉金迷的中環,游走財金、科網、公關、政界之間,深信金錢不會說謊。
View all posts